close

之前去台北故宮,最愛看的展覽之一就是清明上河圖 (當然那個白菜+三層肉也是必看)

partial.jpg 


在故宮好好整頓之後,逛起來舒服很多。

而在清明上河圖這裡,現場有設置一些介紹的機器,上次去人很多而沒有玩到。

今天竟然給我發現了線上版~

http://www.npm.gov.tw/exh96/orientation/flash_4/index.html


不過。。。好像也沒多炫就是了。

清明上河圖可以解釋的地方太多了。

科技日新月異,應該可以用更好更豐富的方式來發揚傳統的東西。

 

下面是應青蛙大臣反應所加上的

☆★☆★☆★☆★☆★☆★☆★☆★☆★☆★☆★☆★☆★☆★☆★☆★☆★☆★☆★☆★

清明上河圖介紹  

☆★☆★☆★☆★☆★☆★☆★☆★☆★☆★☆★☆★☆★☆★☆★☆★☆★☆★☆★☆★

最早的版本是北宋張擇端所畫,現藏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

放在台北故宮的是清院本,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牧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協作畫成

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着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

 

畫軸大致分成左、右兩部份,右邊主要描述鄉間的從容步調,主要是一些農人、牧羊者、養豬的人等;從一條鄉間小徑逐漸拓寬、並連接到市鎮中的馬路。畫面左端則是描繪城市生活,出現有許多的經濟活動,比如人們正在將貨物上載到船上、商家、及稅捐辦公室等,都可以在畫軸左端瞧見。各式各樣行業的人都有,包含販夫走卒、賣弄戲法的、演員、乞丐、化緣的僧侶、算命仙、醫生、客棧老闆、老師、磨坊主人、鐵工、木匠、石匠、讀書人等都有。

在畫面左端進入城門後,各式各樣的商業活動包含賣酒的、穀物市場、二手商品店、廚具店、弓箭店、燈籠店、樂器行、金飾行、布莊、畫廊、藥店、餐廳等應有盡有。在虹橋上,小販更是琳瑯滿目。

畫面中的大橋,亦即虹橋,是整幅畫軸的焦點。畫家在橋面上描繪出非常熱鬧的人群。一艘船用有點怪的角度要從橋下穿越,由於桅杆不夠低,有點威脅到橋身的安全。橋上的人和河邊的人正在賣力地朝向船上的人呼喊、並以手勢表達。

除了商店和小吃店以外,畫面中還包含許多旅店、寺廟、私人住宅、官邸,各種階級和型態的房舍都有,有些還有前院和後院。畫面中的人們用各種不同型式的交通工具,有馬車、驢子拉車、轎子等。河川中央滿是漁船、和載人的遊艇,河邊則有一些苦力工人在拉著大船使其靠岸固定。

☆★☆★☆★☆★☆★☆★☆★☆★☆★☆★☆★☆★☆★☆★☆★☆★☆★☆★☆★☆★

清明上河圖野史

☆★☆★☆★☆★☆★☆★☆★☆★☆★☆★☆★☆★☆★☆★☆★☆★☆★☆★☆★☆★

為什麼台北故宮放的是清院本呢?照理說當年的國民政府把北京故宮最好的珍寶大都帶來台灣了,沒有理由漏下張擇端最早的版本。原來是因為當年溥儀在偽滿州國成立時,把這珍寶也帶到了東北。之後日本戰敗,溥儀再度逃走,在那種戰亂的年代,官員小兵們監守自盜,很多溥儀留下的國寶也被變賣,而這些人也不是有能力去欣賞/鑑定藝術作品,在一團混亂的情況下,大家也搞不清楚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的,國民黨也就與此珍寶擦肩而過。

會造成混亂的原因之一,是清明上河圖這個主題太多仿本了,而且各種傳說不斷。包含小太監偷走後掉到水溝,連三天下雨浸濕了畫作;乾隆也認為張擇端版的不見了,才會叫宮廷畫師重畫清院本。但當然也有別的傳說是,那個小太監盜的就是仿本,不是真本;也有傳說是其實是禀筆太監馮保偷走,為了掩人耳目,編出了小太監偷走的故事。但野史就是野史,誰知道真相呢?綿羊國王也可以來編個野史,其實現在北京的也不是真本,真本收藏在綿羊博物館裡~哈哈

CCTV有個專題節目介紹了這些故事,有興趣可以看看。






 

參考出處:

1.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清明上河圖&variant=zh-hant

2. 謎樣的國寶-- 清明上河圖的傳奇 (文: 張繼沛)

http://members.optusnet.com.au/viviancheung/Chapter1/index.htm

3. Youtube

4. 青蛙大臣不完整故事解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